项目规模

项目背景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电子政务发展,将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先后围绕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公共信息资源开放、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等工作出台了相关文件,电子政务云已成为国家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重要支撑。据IDC统计,九年的时间内,中国省市政务云的建设中,省级已完成31朵政务云的建设,地市级政务云覆盖率超过50%。政务云从0到1的建设已完成过半,从无到有的政务云建设时代已经结束,政务云迎来以服务主导、多云共存、云数智融合以及更关注信息安全的政务云新时代。

发展趋势

  • 服务主导:从 2013 年以来,国务院、财政部等中央部委多次发文,鼓励政府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实现政务云建设,购买服务是政务云历经多年发展孵化出的最优模式。据IDC数据显示,截止到 2018年6月,已有超过 260个省市完成政务云从 0到1的建设,其中超过150 个省市政府通过采购服务方式即以租代建+按需购买的方式进行政务云建设。和政府自建数据中心相比,购买服务的模式可以有效降低政府一次性成本投入、避免IT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增强资源弹性能力、简化大量运维工作,未来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仍然会是主流。

  • 多云共存:近年来,云计算的应用日益广泛,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政府机构基于提升数据安全、避免服务商锁定、满足用户需求等因素的考虑,如北京、四川、天津、广西、宁夏、河南、河北、福建、广东、海南、贵州等诸多省份在业务部署上均采用了多云融合的策略。除此之外,虽然私有云在安全性上拥有其天然的优势,但是公有云丰富的计算资源却是私有云无法企及的,因此混合云(公有云和私有云的融合)逐渐成为云计算的主要模式。

  • 云数智融合: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的融合是政务云建设技术发展的主流趋势,大数据的分布式架构天然要求IT资源的弹性供给、灵活调度,数据即服务、数据容器等云应用模式要求大数据平台的云化部署和交付, 视频云带来的海量视频数据,需要在大数据流处理的基础上融合AI分析能力,准实时变现数据的价值,传统商务智能(数据仓库)需要AI的助力以提升辅助决策的准确性,AI驱动的大数据仓库需求明显提升。

  • 信息安全:受宏观形势影响,自主成重点。受中美贸易战影响,国家更加重视信息安全,信创的推广落实势在必行,云服务商的背景和自主研发能力成为市场经济的关键影响因素,诸多部委、省级信创云的建设已然提上日程。

项目规模

  • 以智慧城市包装的政务云项目总体预算规模超过一个亿。

  • 单纯省级、地市级政务云项目总体预算规模超过四千万。

客户对象
  • 政务云建设主要落实单位在大数据局,地方政府为落实中央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的要求,应对大数据的快速发展,纷纷组建政府大数据管理机构,负责统筹云数用,统筹政务云平台、大数据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开放平台、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建立,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目前已经覆盖了18个省级行政区域和79个副省级和地级城市。

  • 更进一步,政务云是智慧城市的的底座,近一年多有基于政务云的上亿级、大总包、智慧类项目出现,决策层级上升,直接到了省长、市长维度,因此必要的时候,客户高层的拜访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涉及产品
  • 云数产品方面,涉及云平台、虚拟化、多云管理、大数据、虚拟桌面

  • IT产品方面,涉及存储、服务器、备份

  • 网络产品方面,涉及交换机、路由器、网络管理

  • 安全产品方面,涉及防火墙、入侵防御、行为审计、态势感知等全系列数据中心安全产品

  • 传输产品方面,涉及波分传输设备

关键信息

政策依据

  • 《国家电子政务顶层设计总体方案》(中共中央办公厅厅字〔2017〕7号)

  • 《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的通知》(发改高技〔2017〕1449号)

  • 《政务云安全要求》(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管理中心〔2017〕2号文)

  • 《关于印发“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南的通知》(国办函〔2016〕108号)

  •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国发〔2016〕51号)

  • 《关于建立国家电子政务工作统筹协调机制的意见》(中网办发〔2016〕6号)

  • 《工业和信息化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的行动计划(2015-2018年)》国发〔2015〕40号)

  • 《国务院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国发〔2015〕5号)

  • 《中央网信办印发关于加强党政部门云计算服务络安全管理的意见》(中网办发文〔2014〕14 号)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 (国办发〔2013 〕96号)

主要云服务商

  • ICT厂商,如HW、新华三、LC等:优势为具备完整的IaaS层和PaaS(部分)层咨询、设计、定制化交付能力;同时采用模块化、开放式架构,既可以兼容现有平台,又可以按需扩展和平滑演进;劣势为上层业务能力缺乏,需要生态合作伙伴配合。

  • 集成商,如太极、东软等:优势为上层业务能力较强;专业业务领域熟悉,咨询、设计、集成能力强;劣势为没有硬件基础设施产品;缺少行业成熟落地的私有云平台。

  • 互联网厂商,如腾讯、阿里等:优势为研发创新能力强,带有TO C互联网属性;同时基于分布式架构,扩展能力好,较好的业务生态和服务入口;劣势为缺少硬件基础设施产品;定制化能力欠缺;封闭架构,利旧和兼容性差,易被厂商绑架,解耦成本高。

  • 运营商,如电信、移动、联通等:优势为机房、链路资源丰富;有庞大的运维队伍,运维能力较强;劣势为没有硬件基础设施产品;定制化能力缺乏;上层业务能力缺乏。

应用案例
  • 北京市政务云:随着政务云在北京市各委办局的深入应用,政务云平台亟需发展PaaS和SaaS服务能力,以此来完善服务能力。新华三提供了完整的政务云解决方案,包括云数据中心的硬件设备以及涵盖业务所需各类服务的云服务目录。项目涉及网络安全态势感知、H3Cloud OS云平台、CAS云计算管理平台、VCF控制器软件、Cloud OC云运维中心、M9000多业务安全网关、高性能存储CF8844、核心路由器SR8804、接入路由器MSR5660、核心交换机S125以及接入交换机S5560、S6800等产品。

  • 四川省政务云:四川省政务云领导小组创新性地提出了1+N+N+1的建设模式,即一个云监管平台,多个云服务商平台,多个部门整合平台和一个云灾备平台。采用新华三安全政务云的整体解决方案来构建,提供了全面的云服务。项目涉及H3Cloud OS云平台、SDN控制器、服务器、存储以及分布式存储、核心以及接入网络设备,严格按照等保三级做了不同安全域的业务隔离。截止至19年底,云上已有60个厅局委办,187个租户,311个业务系统,140台宿主机,1285台云主机,13862个物理核,26264G内存,1369T存储等产品。

关键运作思路

常规项目竞争运作思路

  • 高举高打,以六步法为抢政务云服务商地盘通用性打法

  • 第一步签协议:①高层拜访;②邀请参观;③设立工作组;④签订协议

  • 第二步注册公司:①公司设立;②构建生态

  • 第三步建中心:①选址;②中心建设;③启动业务规划、业务建设

  • 第四步招标: ①落实预算;②招标沟通;③招标

  • 第五步下文:①下发文件;②上云部署大会

  • 第六步运营:①上云推介会;②云迁移合作伙伴会;③业务调研、推广;④扎根运营

扩大上云规模运作思路

  • 进一步重视并加强与大数据局等业务主管理部门、用云的政府部门和及财政部门的关系,优化上云环境,提升客户满意度,保证上云、回款

  • 建组织,定机制:①推动建立由市主要领导任组长,各委办局负责人任组员领导小组;②推动明确组织成员职责,建立例行沟通、协调、通报机制,加强督办检查力度

  • 一文:①针对市本级,强化评、收、划政策要素执行;②针对区县,推动发布业务上云指导意见;③针对事业单位,推动发布业务上云的指导意见

  • 两会:①推动上云推进会(启动会、推进会、总结会)制度化、常态化;②推动合作伙伴推进会(招募会、培训会、总结会)规范化

  • 三落实:①落实财政预算;②落实业务规模 (原“四表” );③落实核心伙伴

  • 四推动:①推动市级上云批次化 (“一计划”);②推动市县(区)上云一体化;③推动外延单位上云垂管化;④推动上云环境生态化

  • 两检查:①定期对云中心进行健康检查(六要素:财政预算、政策环境、服务目录、服务费核算机制、服务费支付、竞争对手);②检查上云作战方案

接口人信息

政府事业部政务云行业通信录